编者按:弹指一挥间,名震西南五省商界的昆明十堰商会成立4年有余了。4年来,该商会以“乡情为基础亲缘建会,以经济为纽带项目强会,以发展为根本服务兴会”为宗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会员解愁,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商会“带富一批、造福八方”的新路子,并大胆地提出打造百年品牌“楚商”、在现代商邦里为湖北“楚商”赢得一席之地的宏伟目标。
今起,本报连续推出“聚焦昆明十堰商会,创建楚商百年品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那个美好的日子恍如就在昨天。2004年4月18日,我省首家市州级异地商会——十堰市工商联昆明分会、云南省昆明市工商联十堰商会在滇宣告成立。
这其中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创举的诞生缘于一批在云南昆明创业的十堰籍商人受排挤的切身感受。对此,昆明十堰商会常务副会长周先青深有感触:“在没有成立商会之前,我们十堰在昆明做生意的人不少,但是没有什么影响力,常常遭到别人排挤。企业遇到困难时,也没有人关心帮忙,常常自认倒霉,很无奈。商会成立后,我们一改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团结所有的十堰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很多问题商会出面后就迎刃而解了。”
周先青介绍说,商会成立之初,因十堰人集中在昆明市关上北路经营,这里成了有名的“十堰一条街”。由于店面招牌报批问题,昆明市城监支队至少要罚每家经营户5000元。包括许多会员单位在内的经营业主对此非常有意见,多次找到城监支队要求申诉未果。商会领导得知后,主动出面与昆明市城监支队协调。最终,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统一样式的店面招牌气派醒目,街上的经营户十分满意。通过这件事情,更多的在滇的十堰籍人士感受到商会确实在为家乡人服务,愿意把商会当“娘家”,大小事情积极跟商会领导沟通。商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会员单位迅速壮大。
商会的壮大并没有让商会的领导者止步不前。云南省湖北商会常务副会长、昆明十堰商会会长邵吉银在一次商会会议上指出,作为一家跨省异地商会,不仅要始终主动为会员企业搞好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要借助商会这个强有力的平台,综合会员单位的资金、信息优势,积极争取项目,为会员谋福祉。2005年4月18日,商会成立刚一年,由昆明十堰商会会员联合投资在昆明兴建的第一个项目——十堰大车汽配城正式开业,并筹建了云南第一个汽配门户网站www.ynqp.net,从此翻开了昆明、十堰两地汽配行业交流的新篇章。该汽配城一期工程占地150亩,解决了3000多人就业,集汽配经营、汽车维修、汽配物流、整车销售于一体,专营十堰东风产品,有效地集聚了十堰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昆明的资源,为十堰市的汽配产品领跑西南、打开东盟、走向东南亚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会员单位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昆明十堰商会的大手笔运作,令人刮目相看,其自身地位由此逐渐提升,实力不断壮大。到目前为止,该商会已有理事单位32家,会员单位400多家,涉及房地产、汽车整车及配件销售、化工、建材、机电、制造、珠宝工艺、休闲保健、交通运输、信息、物流、餐饮、小商品等多个行业,总资产近40亿元。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客户资源为商会运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6月9日,经湖北省工商联批准,在昆明十堰商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云南省湖北商会。
创新的事物总会引人关注。正因如此,昆明十堰商会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商界飞速传播,成了商会里的一面旗帜;也正因如此,湖北省、十堰市及云南省、昆明市的有关领导对该商会的发展寄予厚望,多次进行实地视察、调研,勉励昆明十堰商会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做一代令湖北人感到骄傲、令外地人佩服的新楚商。
发表评论